第635章 不做冤大头-《都督请留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其他时候不是太冷就是经常下雨台风,无法将盐晒干。

    于是刘益守提出将晒盐法的核心步骤与现在流行的“煮盐法”提纯食盐的优势科技结合,在去除杂质这方面,是现有晒盐法所不能比拟的。

    总结一下,这个办法就是所谓的“海卤煎盐”,用日晒的办法得高纯度含多种盐的卤水,再用火炤加热析出晶体的办法得到食盐。

    通过精准把控氯化钠与氯化镁析出所需饱和度的不同,从而在氯化镁析出之前,就析出食盐,这样便能极大减轻劳动强度与资源消耗。

    先晒盐得到富含盐分的“卤水”,再用卤水上炤台析出食盐。这种办法不求一次到位,而是以提高生产率为目的,杂糅各种产盐法的优势。

    虽然原理很简单,但其中的技术细节却一点也不简单。贾思勰在射阳待到快入冬,经过几个月试验,反复改进,这才成功推出来“新式的”晒盐法,极大提高了食盐产量!

    不仅质量有竞争力,而且可以大规模生产!

    此法后来被朝廷推广开来,沿海郡县纷纷效彷,百年间又不断改进,形成了非常稳定高效的制盐之法,具有广泛的推广性,甚至在广州、崖州等日照充分的地方效果更好。

    只要是靠海的地方,只要气候合适,都可以玩。

    后面数十年内,随着南北运河的开通,廉价的海盐纷纷通过漕运涌入全国各地,使得内地井盐的规模大为缩减。

    无法生产“特色盐”的小型盐井几乎都被关停。普通百姓购买食盐所需的财帛不断缩减,质地却比从前高了许多!

    一波持续多年的行业大洗牌,极大改变了各地盐场的分布。有些靠海的盐场规模在不断扩大,有的内地盐井却又被不断关停,因为这个损失惨重的世家大户不知凡几。

    朝廷还让崔暹带队,重点巡查丹阳、广陵(扬州)、三吴等地,督促地方官府宣讲盐税免除政策,让不同阶层的百姓都了解朝廷的政策,造成一种“盐价必然下跌”的心理预期,同时广泛争取民心。

    杨愔得到刘益守的授意,牵头制定食盐标准,细分等级,出台细则,确定什么样的盐是需要收重税的“贡品盐”(特种盐),什么样的盐不可销售不可食用。

    同时,朝廷也在大盐场所在地实行新型的税收制度,以货币甚至食盐的形式交税,不对失去田地的盐场工人收取田租地租,让他们不必兑换粮食布匹交租,甚至提供“定点换粮”的场所以盐换粮,使得这些人对本地世家大户的依附大为减弱。

    一面努力提供整体食盐的质量,淘汰劣质盐,一面努力提供品质尚可的优质盐,对世家盐井的食盐进行挤兑与打压。

    这一系列持续多年的组合拳,其威力之勐,影响之深,已经远远超过了“盐”的范围。甚至未来当人们做菜时准备放盐时,便会下意识想起刘益守这个以一己之力搅动风云的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而此时位于风暴中心的刘益守,并不是在享用李祖猗那柔软妙曼的身体,也不是在建康城的某个别院观摩吴王府选“秀女”的夸张场面,而是在书房里跟千里投奔而来的段韶商议大事!

    至于二人是在商议什么事情,那自然是关于接下来应该如何攻略河北!如果说谁对高欢势力内部了若指掌的话,可能孙腾都要排在段韶之后!

    毕竟,段韶是一线掌军的将领,他的意见,天然就代表了权威!

    先说题外话,哪怕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了以后,生产力条件也是极为有限的。与封建时代盛世时的生产力,提高得很有限,多半都是在补课,某些地方甚至因为战乱而缺失。

    不过那时候吃盐已经完全不是问题了。

    所以我就在这里问一句:那时候人们的日子好起来了么?

    答案是确实好起来了,但不是因为有盐吃。

    打得起抗生素,是因为国家把每一支青霉素的价格打到了3分钱以下,跟盐收不收税无关。

    生产力发展了,才能有生活水平的提高,不是免盐税就能包打一切的。

    因为每个人都要吃盐,而盐便于存储不容易损坏,这就是天然的“人头税”载体。可是盐本身并没有什么稀奇的,哪怕是古代,盐也绝对够吃!

    清朝的盐税占了国税的相当比例,那是因为统治者对治理国家一筹莫展,解决不了封建时代的顽疾,只能是“将错就错”,继承前朝的政策。

    这个错,是安史之乱后,唐朝打的补丁。一代代流传,继承,改进得来的。

    隋朝开皇三年到安史之乱以前,是没有盐税的。也就是说,封建王朝,不收盐税也无妨,有开皇之治与贞观之治两个成功案例。

    隋朝依旧灭亡了,唐朝依旧兴起了,没了盐税,也没见山崩地裂,不是说非有它不可。

    盐是盐,盐税是盐税,二者本身没有直接关系。

    刘都督办事的思路,往往可以跳出古人的框架,透过现象看本质。

    有盐,百姓生活水平会好一些,起码不会因为缺盐而痛苦,但身上的负担不会减轻多少,统治阶级迟早会在别处补回来。

    但,这一招可以直接毁灭世家大户当前除了田地收成以外最大财富来源,并且赢得最广泛的民众支持,为统一创造舆论与民心支持。

    要不然我写它干啥呢?

    想想老硬币杨坚为什么开皇三年要颁布这个法令,他是为了对付谁,很多答案都在史书的阴暗处,不会直接写出来。

    这就是为什么刘都督是老大,其他人小弟的根本原因,思维的高度决定了群体中的地位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