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一边当好人,一边做坏事-《都督请留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除非回建康给高伶辨认一下。

    而杨忠则是说抓到了高欢本人,看起来这条消息的可信度比彭乐那边要高不少!

    “彭乐多半是想浑水摸鱼,贺六浑应该是被杨忠给抓住了。”

    刘益守很是肯定的对阳休之说道。

    此战于谨收尾是没什么问题的,区别只在于,魏国那边会不会发兵攻打荥阳,会不会进行战略反击。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,东魏内部的矛盾,已经积累到相当可怕的程度了。

    如果高洋不能凝聚人心,便不可能用“救援高王”的旗号把兵权都捞到手里,那自然也就不能对荥阳有实质性的军事行动。

    所以刘益守推测,魏军真正的精锐,南下荥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

    再说了,娄昭君那封信到底是什么意图虽然不太好说,但是她镇不住场子却是毫无疑问的。所以无论是要卖掉河北,还是让高欢回归,娄昭君从来都不指望自己能够单独驾驭东魏的政局。

    她与高洋,显然是不能达成共识的。这一点,刘益守从前世的史书上就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了。

    要是高欢提前死了,高欢的亲信们,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高洋身上,甚至娄昭君那边的人,也会希望高洋能镇得住场子,保全河北。

    这些人为了自保,也可以放下彼此间的利益冲突与成见,上下一心!

    因为亲疏远近的道理是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。

    这年头,无论是哪个大老,麾下都有自己的兄弟。如果有好处,肯定是让自己的兄弟先占,那些后面投靠过去的,就是二等人。别人吃剩下的东西,才能轮到这些人去吃!

    不能以高欢为共主,那么推举高洋到前台也是一样,高欢不能回归,对他们而言,未必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。

    所以说,将高欢放回去,对于稳定魏国的局势而言,是一把双刃剑。到底是不是有利的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不能一概而论。

    放得早了,等于是帮高欢稳定河北人心,那样刘益守还不如在战场上将其弄死,一了百了。

    放得晚了,高洋已经统合完河北的势力,高欢哪怕回去,也会立刻“喝水死”,或者莫名其妙的病死。

    做贼的人,就必然会心虚,这是被历史证明过无数次的事情。

    已经投靠了高洋的那些高欢旧部与嫡系,难道就真的不担心回归后的高欢秋后算账?

    为了不被清算,显然弄死年纪大没几年好活,又在猜忌他们的高欢,彻底倒向年纪小,而且比较好掌控的高洋更合适啊!

    那个时候将高欢放回,已经没什么作用,反而会让很多人跟着高洋一条道走到黑,更为紧密的团结在高洋身边。

    只有高洋已经控制邺城,却没有完全统合人心的时候,将高欢放回去,才能见到“父辞子笑”的精彩一幕,将魏国内部的固有矛盾彻底点燃!

    对于这一点,刘益守看得很明白。如果高欢在战场上意外战死了,那是天意。如果他真的被抓了,则一定不能杀死。

    这是一张在道义上和权谋上都十分好用的王牌!

    刘益守若是杀了高欢,只会让高洋窃喜,并打着为高欢报仇的旗号凝聚人心。

    这种蠢事,他怎么可能做呢?

    在关键时刻放高欢回去,娄昭君的面子给了,高伶的面子给了,卖了高欢旧部的人情,还狠狠的给高洋添堵了!

    一边当好人,一边做坏事,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见呢!

    想到这里,刘益守甚至有些盼望快点见到高欢了,他不仅不会折辱对方,反而会跟高欢把酒言欢。最后将其养得白白胖胖,精神抖擞的送回邺城。

    几天之后,杨忠带着骑兵回转荥阳,与之同行的,还有如假包换的高欢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,高欢身上已经换上了干净衣服,虽然在赶路,但一路基本上都是走水路,也没怎么吃亏受难,看起来精神状况还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当刘益守在荥阳城门处见到高欢的时候,仿佛时间回到了那年洛阳,他在尔朱荣大营内看到高欢的情景。

    面对受难的侯景,高欢喜怒不形于色,眼睁睁的看着侯景被尔朱荣摘了脑袋却不出面求情。绝对的枭雄之姿。

    可如今再看,人还是那个人,精气神却远不如当年了。

    “刘都督风采不减当年啊。”

    高欢一阵唏嘘感慨说道,当年谁也料想不到,刘益守能有今日之成就。

    “高王这边请,在下已经为高王设下酒宴,为高王接风洗尘。”

    刘益守做了一个请的手势,就像高欢是来这里作客的一般。他神态澹然,不怒自威。以刘益守如今的江湖地位,已经不需要在高欢面前摆谱,或者证明什么。

    他站在那里,就是别人仰慕的对象。就好像太阳挂在天空,被世间的万民所赞美一般。太阳便是太阳,不需要向它普照的世间万物解释自己的光辉。

    看到刘益守这般神态,高欢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真的老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